——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特崗教師代表重要回信精神
程建平
2025年09月15日08:1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在第四十一個教師節來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特崗教師代表回信,提出殷切希望,並向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祝賀和誠摯問候。總書記的重要回信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廣大教師的親切關懷和對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視,為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指明了方向,也為師范院校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提供了根本遵循。
師范院校要強化使命擔當
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加強高素質專業化隊伍建設是鞏固教育強國建設的重要根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建設教育強國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201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師范大學考察時強調,全國廣大教師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總書記希望來自中西部農村地區的老師們,借助“國培計劃”搭建的學習平台,把學到的先進教育理念和科學教學方法帶回去,為推進當地基礎教育改革、實施素質教育再立新功。2015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國培計劃(2014)”北師大貴州研修班參訓教師的回信中作出“扶貧必扶智”的重要指示。2022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師范大學“優師計劃”師范生回信,勉勵廣大學子畢業后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努力成為黨和人民滿意的“四有”好老師。
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特崗教師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與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關於教師隊伍建設的一系列重要論述一脈相承。師范院校作為新時代教師教育的主力軍,是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的主陣地,在提升教師隊伍質量、推進教育強國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廣大師范院校要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強化教師教育使命擔當,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持續培養更多大國良師,為打造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支撐教育強國建設作出新貢獻。
要助力中西部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201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師范大學考察時強調:“教育短板在西部地區、農村地區、老少邊窮島地區,尤其要加大扶持力度。少年強則中國強,中西部強則中國強。”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時指出:“要加強中西部欠發達地區教師定向培養和精准培訓,深入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落實好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北京師范大學積極發揮示范引領作用,聚焦中西部欠發達地區教師隊伍建設和教育質量提升,創新實施“強師工程”,構建涵蓋師范生招生、培養、輸送、職后支持的教師全生命周期發展支持系統,為振興中西部教育貢獻智慧。
探索教師培養新路徑,培育教育振興“火種”。2020年,學校探索實施“志遠計劃”,為當時未摘帽的52個國家級貧困縣所在省份培養定向就業師范生。2021年,教育部等部門推出“優師計劃”,為全國832個脫貧縣和中西部陸地邊境縣定向培養優秀教師。這與“特崗計劃”的立意布局高度一致、緊密關聯。學校作為“優師計劃”的先行者和實踐者,逐年擴大招生規模。今年學校首批364名“優師計劃”畢業生已奔赴中西部基層一線扎根從教。
構建教師輸送新模式,鍛造教育振興“生力軍”。2020年起,學校自籌經費設立專項基金,鼓勵學生到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從教,6年來共2277人獲得支持。學校探索實施“四有”好老師校友獎勵計劃,今年教師節評選表彰的13位優秀教師校友中,11位來自中西部,5位在脫貧縣任教。
優化教師成長新途徑,涵育職后發展“生態田”。學校開展“教師能力提升計劃”,探索“線上+線下”“能力+學歷”培訓模式,遴選建設中西部百個項目縣、千所項目校,培養數以萬計的“四有”好老師。推出“強師在線”公益平台,惠及60萬余名教師。開展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和診斷,現已覆蓋570個脫貧縣,為區域教師隊伍建設提供基礎數據支撐。
開拓師范教育新篇章,編織師范院校“同心結”。學校倡議建立師范教育聯盟,積極參加教育部“師范教育協同提質計劃”。作為組團牽頭高校,通過人才共育、課題共研、課程共建幫助薄弱師范院校協同發展,共同做好中西部欠發達地區教師的定向培養和精准培訓。
要培養造就新時代高水平教師隊伍
立足新時代新征程,師范院校作為教師培養的“母機”,應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助力特崗教師等中西部欠發達地區教師隊伍建設,不斷培養造就高水平教師隊伍。北京師范大學將大力推動建立“特崗計劃”與“強師工程”的相互銜接、貫通帶動機制,為教育強國建設注入新動能。
強化政策銜接,構建優秀教師培養輸送完整系統。持續深化“特崗計劃”與“優師計劃”、公費師范生等政策的有機銜接,結合新型城鎮化發展實際,探索構建覆蓋城鄉各級的教師培養輸送體系。用好優秀“特崗教師”示范性資源,融入學校教師教育體系,堅定學生從教志向、提升育人本領。加強中西部從教激勵政策,強化系統跟蹤幫扶,引導更多學生投身鄉村教育事業。
增強培訓效能,完善特崗教師職后提升支持體系。完善特崗教師幫扶支撐機制,落實職后培訓、教學指導、校友聯動等職后支持舉措。強化數字賦能,依托數字化資源平台賦能教師能力提升、長遠發展。探索完善特崗教師等中西部教師群體學歷提升路徑,優化“4+2”教師教育培養模式,進一步提升中西部教師隊伍建設質量。
突出區域輻射,以點帶面服務中西部教師成長發展。創新示范帶動與區域輻射新模式,推動基礎教育的資源共享、精准集成、協同發展。充分發揮中西部縣域“強師工程服務站”作用,構建面向鄉鎮一線教師特別是特崗教師的成長支持網絡,落實聯合教研、集中培訓、監測問診等支持舉措,免費開放“強師在線”等公益平台,積極提供高水平、常態化、免費可及的專業支持,真正實現“培養一人、帶動一校、輻射一區”。
做好國際傳播,講好中國教育治理成效的特崗故事。“特崗計劃”作為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扶貧方案和教師隊伍建設模式,為破解我國教育均衡發展難題積累了寶貴經驗,也為推動全球發展中國家教育公平提供了可借鑒的智慧方案。今年,教育部依托北京師范大學牽頭成立了全球教師發展學院,學校將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推動我國中西部教育實踐經驗的世界性價值闡釋,講好中國特崗教師等教育故事,促進中國教師教育國際影響力的提升。
(作者為北京師范大學黨委書記)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15日 12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